近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发展。欧盟在第五和第六框架计划项目(FP5和FP6)中都设立了资助非热加工技术领域的科研经费,仅FP6框架项目对两个非热加工项目的资助经费就达2300万欧元。而美国对非热加工技术研究更为重视,包括美国军方、农业部和食品管理局等多个部门都有大量经费资助。目前,非热加工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的产业化应用。美、加、法、德、日等国家已经通过非热加工技术的食品评价,并获准该技术在果蔬、肉制品、水产品等领域进行商业应用。 胡小松告诉记者,科技部对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一直十分关注,“九五”期间就设立了有关超高压技术等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计划,并在“十一五”时期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中专门对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设立课题,给予重点支持。农业大学的“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设备”课题,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实施的。 我国通过实施“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设备”课题,已研制开发出高密度超临界二氧化碳(HPCD)装置、高强度电场(HIEF)设备样机、强磁场和超声波(US)装置中试样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并完成了对5类非热加工技术的与钝酶机理、效果评价与动力学分析,以及在分析食品感官品质、流变性质、营养与评价的基础上,对非热加工工艺的建立与技术参数优化等研究任务。 此外,该课题组在超高压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应用方面的突破,更是备受瞩目。科技人员不仅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率超过95%的水介质、框架直封式、大容量和智能化的商业化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装备,还开发了大型缸体热套式高压舱加工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