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学名:Acorus gramineus)属菖蒲科,为禾草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与印尼等国。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密林下。花期为五月至六月,果期为七月至八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直径5~8毫米,外皮黄褐色。叶根生,剑状线形,长30~50厘米,宽2~6毫米,罕达1厘米,先端渐尖,暗绿色,有光泽,叶脉平行,无中脉。
花茎高10~30厘米,扁三棱形;佛焰苞叶状,长7~20厘米,宽2~4毫米;肉穗花序自佛焰苞中部旁侧裸露而出,无梗,斜上或稍直立,呈狭圆柱形,柔弱,长5~12厘米,直径2~4毫米;花两性,淡黄绿色,密生;花被6,倒卵形,先端钝;雄蕊6,稍长于花被,花药黄色,花丝扁线形;子房长椭圆形。浆果肉质,倒卵形,长宽均约2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生长习性:喜阴湿环境,在郁密度较大的树下也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晒,否则叶片会变黄。不耐干旱。稍耐寒,在长江流域可露地生长。常见于海拔20-2600米的密林下,生长于溪旁石上。
地理分布:产黄河以南各省区。印度东北部至泰国北部也有。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根茎繁殖: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每次收获投井下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稻蝗,为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叶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排列较密,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提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柱中央有时可见少数行信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1圈细胞中均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植物文化
相关诗文
明代王象晋写的《群芳谱》中记载:”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不但写出了石菖蒲顽强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并常作案头清玩、摆设的情况。
石菖蒲的确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历代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如诗人杜甫的“风断青蒲节,碧节吐寒蒲”,姚思岩的“根盘龙骨瘦,叶耸虎须长”,陆游的“根盘叶茂看愈好”等诗句,都描绘了石菖蒲盘根错节,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之态,置案头清供,当然潇洒有情趣。此外有诗人戚龙渊作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的风骨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