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猪笼草是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和占碑省特有的热带食虫藤本植物。因这类植物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所以得名。无刺猪笼草茎可长达5,直径宽至5mm,呈圆柱形至三棱柱形。节间距可长达10cm。因其上位笼完全缺乏唇,不存在唇肋唇齿等结构,所以得名无刺猪笼草。
无刺猪笼草形态特征
无刺猪笼草是一种藤本植物。茎可长达5,直径宽至5mm,呈圆柱形至三棱柱形。节间距可长达10cm。
叶片革质无柄,呈披针形至匙形。可长达12cm,宽至3cm。叶片末端为钝角或锐角,基本逐渐缩小至茎部,不外翻。中脉的两侧各有3条纵脉。网状脉明显。笼蔓可长达15cm,偶尔形成笼蔓圈。
地面笼和下位笼很少出现。下位笼的下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为漏斗形,上部为卵形。唇下的笼身明显收缩。下位笼可高达8cm,宽至3cm。捕虫笼前部的翼通常退化消失。笼口为圆形且水平,基部略微拉长。唇为圆柱形,宽达3mm,上面有模糊的唇齿。笼盖为卵形,无附属物。在笼盖基部的后方有一条不分叉的笼蔓尾,长度不大于4mm。
无刺猪笼草的上位笼大于其下位笼,可高达9cm,宽至5cm。上位笼的下三分之二为管状至漏斗状,且其左右笼壁向内收缩靠拢。与疑惑猪笼草成熟上位笼的笼壁类似,其上位笼下半部几乎没有空隙。无刺猪笼草上位笼的上半部为广口漏斗形。翼退化为隆起。笼口为圆形且水平,末端和基本略微拉长。上位笼的内表面全部覆满腺体,无蜡质区。成熟的上位笼无唇,这是无刺猪笼草区别于其他猪笼草的特征。笼盖很长,狭窄,为楔形。笼盖展开的角度不超过90°。
无刺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梗可长达5cm。花轴可长达15cm。雄性的短于雌性。小花梗具小苞片,可长达8mm。萼片为椭圆形至披针形,可长达3mm。
植株发育中的部分,如发育中的捕虫笼,覆盖着茂密的毛被,但易脱落。植株成熟的部分几乎无毛。但例外的是,在雌蕊和花序上一些其他的部分覆盖着不易脱落的毛被。
大部分植株上的茎、花序和笼蔓都为特殊的紫红色。叶片为绿色,中脉常为红色的。捕虫笼为黄绿色。
无刺猪笼草生长环境
无刺猪笼草分布于海拔1500~2600m的地区。它通常作为一种附生植物生长于长满青苔的森林中,偶尔也会在海拔2000m以上的高地山区的灌木丛中发现它。
无刺猪笼草的大部分种群分布于塔蓝山、加笃山和伯里拉山。无刺猪笼草在其西部的山坡的数量特别大,通常在此扎根于地面。甚至可以不解除土壤,而作为附生植物生长于树木上。
无刺猪笼草分布范围
无刺猪笼草特产于苏门答腊西部巴里桑山区的许多山峰上。具体来说,它们位于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和占碑省。
无刺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等级为易危。
无刺猪笼草生长习性
食虫性
无刺猪笼草会产生黏度极高的消化液。若将一个捕虫笼倾斜,溢出的消化液会被拉为细丝。因其十分的黏稠,因而拉至几米长都不会断。捕虫笼的内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消化液。这使得无刺猪笼草的捕虫笼既可以以笼状的陷阱捕捉猎物,又可以以粘性极大的捕虫笼内壁黏住过往的飞虫。这些黏稠的消化液还充当了润滑剂的作用,使得猎物可以顺利的落入捕虫笼底部。
无刺猪笼草的上位笼常会在下暴雨时倾倒。雨水会使部分的消化液流失,但因为消化液的黏度极大,且捕虫笼的基部为狭缝状,使得大部分的消化液可以保留下来。等雨停后,捕虫笼会立刻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疑惑猪笼草和杏黄猪笼草也会产生黏稠消化液,并具有类似的捕虫方法。
无刺猪笼草的捕虫笼捕捉的大部分为飞行类昆虫,如长角亚目和短角亚目。但其中不包括与之共生的生物。
有学者认为,无刺猪笼草的笼盖分泌的蜜液含有麻醉类物质,使得取食的昆虫迷失方向后落入捕虫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