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草属于茅膏菜科捕蝇草属(Dionaea),全属仅1种,但有较多的园艺变种,原产美国卡罗莱纳州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区,威尔明顿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生长在稀树草原沼泽的泥炭或沙质土壤中,生长环境常年潮湿,但一般不会出现季节性淹水的情况。这些地区通常地面生长着低矮草本,因常年的野火抑制了高大植物的生长,只有零星的松树或灌木分布其中,因此很开阔,能接受到大量的日照。因地处大西洋沿岸,受海洋气候影响,这里温暖湿润,夏季白天30度左右,极少超过35度,日夜温差10度左右,冬季最低温度0度左右,一般不低于-7度。原生地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生存空间遭到破坏日渐缩小,为保护物种,捕蝇草也被引入佛罗里达州等地区进行了复育。
起源
巨夹捕蝇草来源于2007年国内园艺商的播种变异,其形态特点类似于典型的捕蝇草。由于特征并不鲜明,在2011年未单独命名前,有少量使用花市捕蝇草或花市红捕蝇草的名字流入市场。2011年后虽然国内正规命名,却不是国际园艺品种注册协会(ICRAs)注册的品种。
形态特征
巨夹捕蝇草虽然是齿状捕蝇草的播种变异,却出现了返祖现象,与花市捕蝇草几乎一样。但其生长速度要快一些,捕兽夹和叶柄也比较厚实,齿较粗,夹子也更加巨大。旺盛的生长过程使巨夹捕蝇草的繁殖速度更快,很容易成群出现,但整体上与花市捕蝇草并不好区分。很多情况下,与花市捕蝇草并无太大区别。
分布范围
巨夹捕蝇草与一般花市捕蝇草的习性相同,寒冷季节为贴地生长或休眠,春夏会长出直立叶。其原始的样貌特征使巨夹捕蝇草并不在乎周围环境是否真的合口味,属于较为好饲养的品种。全世界大部分范围皆有种植。
盆栽养殖
准备好播种的花盆
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
播种
适宜温度15-30度,种子直接撒于潮湿洁净的基质表面(可用纯水苔或混合泥炭),表面不盖土或覆盖1-3毫米高的细泥炭或细粒赤玉土以帮助固定根系,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盆底可放水盘保湿)。
喷水
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小心喷射,以免种子被冲走。
培育
将播好种子的花盆连同玻璃缸或水盆一齐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如果是水盆,应加顶端开口塑料罩保湿。注意及时补水,一般10天左右发芽(20度)。
成苗
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