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鱼类百科 鹦鹉鱼常见病

鹦鹉鱼

一、白点病

【病因】白点病的病原是小瓜虫,虫体球形,全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

【症状】鱼鳍上先出现白点,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常在水草、砂石等处游动蹭痒,严重时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5~10天。

【防治】将病鱼从水族箱中捞出并暂养在其他地方,然后将水族箱用生石灰等消毒以减少病原体,同时病鱼要用五万分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镁再加1%的食盐混合溶液浸洗约20~30分钟。

鹦鹉鱼

二、黑斑病

【病因】黑斑病的诱发原因是鹦鹉鱼捕捞、运输、打架或感染体外寄生虫时皮肤受伤,霉菌孢子从伤口侵入皮肤组织中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症状】病鱼食欲减退,体表长出黑色斑点,颜色多呈灰白色,菌丝和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并使周围组织坏死,最后病鱼力竭死亡。

【防治】①2~3%的盐水浸洗鱼体10~20分钟。②3ppm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③2ppm高锰酸钾加1%盐水浸泡20~30分钟。

鹦鹉鱼

三、水霉病

【病因】水霉病亦称水棉病、肤霉病、白毛病等病原体是真菌,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已发现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是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症状】病鱼在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容易引起死亡。

【防治】病鱼可用含碘消毒剂浸泡,例如可用浓度2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或用浓度2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20~30分钟。

鹦鹉鱼

四、头洞病

【病因】头洞病亦称穿孔病,主要有寄生虫性头洞病和外伤性头洞病两种,其中寄生虫性头洞病的病原是细菌、霉菌等,外伤性头洞病的病原是头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等。

【症状】外伤性头洞病早期病鱼食欲正常,仅头部特别是眼部出现针孔状小洞,后期合并其它感染而死;寄生虫性头洞病早期病鱼消瘦、眼睛凹陷、鱼鳃发白,后期头部出现小洞。

【防治】①更换大型水族箱以避免鱼只打斗。②3ppm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③20ppm呋喃唑酮加1.4%食盐溶液浸洗20~30分钟,每天浸洗一次,连续浸洗2~3次。

鹦鹉鱼

五、蒙眼病

【病因】蒙眼病的直接原因是病菌或寄生虫侵袭,常见的有结核菌、弧菌、复口吸虫等,最根本的原因是水质太差造成病菌和寄生虫滋生,并引起鱼的健康状况下降。

【症状】蒙眼病是鹦鹉鱼常见疾病,病鱼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是单眼),中期眼球浑浊,后期眼睛肿胀并长出白色絮状锥形物,此时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引起死亡。

【防治】①初期应立刻换水1/3并加入5‰浓度的粗盐,若无恶化只需加强换水便可自愈。②中、后期需要施用金霉素、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用法和用量参照说明书。

鹦鹉鱼

六、立鳞病

【病因】立鳞病是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的,尤其是鱼体表受伤、遭受新水及不良水质的刺激等引起鱼抵抗力下降或体表黏膜受损时最易诱发此病。

【症状】病鱼食欲不振,无力游泳,鱼体膨胀、浮肿,鳞片张开像松塔,伴有鳍基部和皮肤充血,严重时体表出血、眼球外凸、鳞片脱落,病鱼沉在水底、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病鱼放入医疗水族箱中,用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溶液的温度和原养殖水保持一致)浸泡30分钟,1天1次,直至病情好转,原水族箱可用0.2%的食盐溶液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