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甲鱼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棚甲鱼养殖的关键技术要

入冬已有一段时间,但目前珠三角气候仍相对稳定。随着大部分达到上巿规格的饲养成品甲鱼逐步上巿,收成已达到尾声。当前甲鱼养殖户首要工作是如何安全养殖与过冬,为开春分塘养殖打下基础。笔者就当前珠三角甲鱼温棚养殖提出几点建议供养殖户朋友参考:

首要一点,温度要保持稳定,变化不能大。甲鱼(鳖)作为一种半水生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过高、过低的温度或温度的急剧烈变化都不利于甲鱼生存、生长和繁殖,特别是作为当前养殖主体的稚鳖和幼鳖。

甲鱼最适的生长水温在28~32摄氏度,超出这一范围则会影响甲鱼的摄食与生长。水温的日变化最好控制在1~2摄氏度内,最好不要超过3摄氏度,剧烈的水温变化会使稚鳖难以进行适应性生理调节,身体代谢过程易发生紊乱,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感冒等。

越冬养殖中,光照容易被忽略。入冬后,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冬棚内可以适当补充光照。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补充光照对甲鱼的生长速度有显著提高作用,还可以提高成活率。当前很多养殖户对这点有所忽略,建议不妨试试。

冬季还要适当控制温度和湿度。今年南方冷空气来得较迟,室外温度较为稳定。如果养殖户的温棚严密性较好,则可适当加大通风。南北走向的温棚,建议南边可加大通风流量,北面稍小。而东西走向的温棚,东西面均可加大通风量,较强光线的中午可适当开1~2小时增氧,促使低层水体的二氧化碳排出,有利于稚鳖、幼鳖的生长。湿度在4O%以下较为理想,在立春前较为易控,立春后湿度会上升,注意通风与湿度的合理控制。

在冬天,水质的管理要比其它季节严格。冬棚水质指标最易恶化的是氨氮含量,一般控制在O.3毫克/升以下较为理想,氨氮过高甲鱼易产生肠胃不适,并导致腐皮、烂腿、烂嘴等疾病的发生。

在水色与透明度、酸碱度的控制方面,水色保持黄绿色为最好,如水色过浓,则用适量生石灰微调后,适量投放光合菌和芽孢杆菌,并在中午适当开增氧机来培养水色。这样水体溶解氧会比较理想,更有利于稚鳖、幼鳖的生长。

越冬稚鳖和幼鳖个体小,抵抗力差,除保证良好投喂外,温棚养殖还应适当添加复合多维、微生物制剂、保肝利胆的中草药,保护肠胃肝胆功能,使其成为提高成活率与生长速度的保障。


上一篇:孔雀鱼混养鱼类的介绍    目录    下一篇:草鱼烂鳃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