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的生殖习性和繁殖特性

乌鱼的生殖习性和繁殖特性

乌鱼的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华中地区为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温度为20-25℃.

乌鱼性成熟年龄,在不同的地区也略有差异。在华南地区,通常体长20cm以上的1冬龄鱼性腺已成熟,而长江流域一带则需2冬龄和体长30cm左右才能产卵。乌鱼能在池塘、河沟及水库等水域内自然繁殖,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

怀卵量、产卵量与亲鱼个体大小有关。乌鱼的怀卵量通常每千克体重约2万-3万粒。0.5kg重斑鳢产卵量一般为0.8万-l万粒,个别可达1.1万-1.2万粒。

产卵方式是营造巢类型。产卵前,性成熟的雌雄亲鱼成对地游动在产卵场地,共同用口衔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营筑略呈环形、直径约0.5-1m、漂浮于水面的鱼巢。巢筑成后,在风平浪静的早晨日出之前,雌、雄鱼相互追逐、发情,然后雌鱼在鱼巢之下接近水面处,腹部向上呈仰卧状态,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于巢上。与此同时,雄鱼以同样姿态射精于此。乌鱼为多次产卵,产卵后亲鱼守于巢底,保护鱼卵,免受侵害。

乌鱼的卵金黄色,有油球,为浮性卵,卵径2mm左右。乌鱼黑龙江亚种卵经略小,约1.5mm。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较低时,孵化时间较长;水温较高,则孵化时间短些。刚孵化出的鱼苗全长38-4.3mm,体遍布黑色素细胞,胸鳍原基出现,油球和卵黄囊使前部明显膨大,外形像蝌蚪,常侧卧漂浮于近水面,运动能力差,依靠吸收卵黄而生。鱼苗全长达6.l-6.2mm时,胸鳍、鳃裂和口均已出现,卵黄内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状态于水面,并能向下做短程垂直游动。当全长达7.4-7.5mm时,全身黑色,卵黄囊消失,集群游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15.5mm时,体呈黄色,奇鳍末端呈黑色,背鳍、胸鳍和臀鳍已具鳍条,腹鳍则始现鳍条,开始分散游动,亲鱼亦停止护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