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的饵料种类有哪些?

蛙的饵料种类有哪些?

蛙为杂食性动物,可以摄取的饵料种类很多。通常可按饵料的来源、性质和饲养对象等进行分类。

1.按饵料来源分类

(1)天然饵料。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着的非人工有日的培养的饵料,如自然界中的蚯蚓、螺类、蜗牛、蜘蛛、水蚤、虾、小杂鱼及多种昆虫。这类饵料具有来源广、采集容易、营养全面、蛙喜食等诸多优点。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资源,特别是自然界大量发生为害农作物的害虫,不仅有利于蛙的生长,显著降低饲料成本,而凡保护了农作物,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但这类饵料受到季节和蛙场所处的地域环境限制,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不能保证饵料的持久均衡供应。

(2)人工饵料。人工饵料包括人工培养的动物性活饵料,人工种植的植物性饵料以及工业加工的副产品。

常见的人工培养的活饵料主要有:草履虫、水蚤、蚯蚓、蜗牛、田螺、蝇蛆、黄粉虫、鼠妇、泥鳅等。这些饵料可根据需要来组织生产,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但需要建造专门的养殖设备,需要一定量的设备投资。

常见的人工种植的植物性饵料有:人工栽培的青绿饲料,黄豆、杂豆、玉米、高粱、大米、小米、大麦、小麦等籽实类饵料。常见的工业加工副产品饵料有饼粕类、糠麸类饵料及畜禽内脏、血粉、肉骨粉、羽毛粉、鱼粉、蚕蛹粉等动物蛋白饵料。这类饵料来源厂、数量大,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僵营养价值差别较大。使用时要根据蛙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合理搭配。

(3)配合饵料。根据蛙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加工工艺的要求,由专门的机器进行加工。这类饵料能够满足蛙的营养需要,促进生长发育,保持性好,特别是膨化饵料可较长时间浮于水面供蛙采食,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节省了饵料,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此外,这类饵料投喂方便,省工省时,且易贮存,一年四季均可供应。可摆脱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发展专业化养蛙,形成规模生产所必需解决的饵料途径。当然,采用这种饵料,也要驯食,且需要一定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在养蛙初期往往受到限制。

2.按饵料的性质分类

(1)青绿多汁饵料。这类饵料含水量大,是多种维生素的主要来源,适口性好,蝌蚪喜欢取食,但不能作为惟一的饵料,只能作为其他饵科的补充。常见的有各种叶菜类蔬菜,水浮莲、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甲藻,绿藻、蓝藻、颠藻、黄藻等水生浮游植物,西瓜、甜瓜等瓜果。

(2)精饵料。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粗纤维含量比较少的饵料。包括各种禾本科作物的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用作蝌蚪期的主要饵料和蛙期人工饵料的配料。

(3)蛋白质饵料。这类饵料丰要有3种,一种是植物性饵料,主要有:黄豆、豇豆、豌豆等豆科植物籽实和加工副产品,这种饵料来源广,价格便宜;另一种是动物性饵料,主要有:鲜活的蚤类、昆虫、蚯蚓、小鱼虾、杂蛙类等小动物,蛙最喜欢取食这些优质蛋白质饵料;家畜、家禽肉、内脏及其加工副产品也是优良的替代饵料,它们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在40%以上,但是来源少,价格高;还有一种是微生物性饵料,如饲料酵母及一些有益的菌体蛋白,这是当今世界正在大力开发的新蛋白源,可用于饲喂蝌蚪或作为人工配合饵料的配料。由于蛙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显著高于一般家养动物,因此,能否解决好这部分饵料,最有效地利用好这部分饵料资源,直接关系到养蛙的成败和养殖的经挤效益。

(4)无机盐饵科。一般指作为饵料使用的无机盐及其混合物,常用的有:食盐、骨粉、贝壳粉、蛋壳粉、螺壳粉等。

(5)人工合成饵料。是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饵料,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6)添加剂饵料。是指在蛙的人工配合饵料中加入的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型添加剂和抗生素、肪腐剂、粘合剂、诱食剂等非营养型添加剂。

根据养殖的对象可分为2类,一类是蝌蚪使用饵料,另一类是蛙使用饵料。

蝌蚪饵料是为饲喂蝌蚪而加工或培养的饵料,其组成要随蝌蚪食性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刚生长出前肢的蝌蚪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生长出后肢的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人工配合饵料要加工成粉状,便于蝌蚪采食,为了防止饵料污染水体和造成浪费,可以在粉碎后经过燕煮加工成小团粒状。

蛙用饵料是用于饲喂幼蛙和成蛙的饵料,蛋白质含量要高,一般在30%-50%,既可以是鲜活的昆虫、鱼虾和其他小动物,也可以是动物肉、内脏、人工配合饵料等。经过人工加工的饵料大小应根据蛙的大小而有不同。随着其生长逐渐加大粒径,以便于蛙吞食为原则,一般粒径在0.5厘米左右。对于较大的动物肉、内脏等在投喂前必须进行切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