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雌雄鉴别方法与培育技术

泥鳅雌雄鉴别方法与培育技

泥鳅雌雄性别主要区别表现在个体的大小和胸鳍的形状上。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鳍的前端较圆钝,呈扇形,静止时鳍条可以展放在一个平面上,且第2、3软鳍条的长短基本上一致。生殖季节腹部圆大,卵粒大而整齐;雄鳅胸鳍窄而长,第1鳍条末端尖而上翘,第2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在生殖期胸鳍追星明显,用手挤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雄鳅比例以1:1为宜。

泥鳅亲鳅来源,一可从市场上收购,二可从池塘、稻田、湖沼、水沟中捕捉,三可从专门越冬池中挑选。人工繁殖选用的亲鳅,要求体型端正、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色正常、体长15—20厘米、体重30—50克。雌鳅还要求腹部膨大,富有弹性,将其肚皮朝上,目视要有透明感,颜色微红,腹中线扩散,用手抚摸,肋骨明显。雄鳅要求胸鳍追星明显,个体与雌鳅大小相近。

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巡塘3次。泥鳅在孵化后半个月才开始用肠呼吸。在此之前稚鳅对低氧环境还不能适应,往往在凌晨因缺氧而大批死亡。因此,第1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稚鳅群集在水池侧壁的下部,并沿侧壁游到中、上层,然而却很少游到水面,这是池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换水。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鳅苗池水质,做好第2天投饵、施肥、加水等工作的准备。此外还应经常检查有无鱼病,做好预防工作。

夏花经过近2个月的培育,食性已有了明显变化,除吃浮游动物外,开始吃少量浮游植物及杂草的嫩芽等植物性饵料,尤其喜食微生物,因此鳅种培育应采用肥水培育的方法。在饲养期中,可用麻袋装上有机肥,浸于池水中作为追肥。有机肥用量为每平方米0.5公斤左右。除用施肥的方法以增加天然饵料外,应投喂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饵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麦麸、蔬菜、豆腐粕、酱油粕等植物性饵料,以促进泥鳅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