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鱼病发生的理化因素有哪些

引起鱼病发生的理化因素有

理化因素对鱼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这类因素主要是指水的温度、溶解氧和酸碱度的变化,以及水中化学成分、有毒物质的含量等。

(1)水温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不同种类的鱼及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水温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鱼类呼吸频率和新陈代谢的改变等方面。在适温范围内,水温升高,鱼类呼吸频率增快,代谢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大,反之则相反。即使在适温范围内,如遇寒潮、暴雨、换水、转池等水温发生变化,也会给鱼类带来不良影响,轻则发病,重则死亡。水温突变对幼鱼的影响更为严重,初孵出的鱼苗只能适应2℃以内的温差.6厘米左右的小鱼种能适应5℃以内的温差,超过这个幅度鱼就会发病。

(2)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为鱼类生存所必需。在一般情况下,溶解氧只有在4毫克/升以上,鱼类才能正常生长,通常溶氧高,鱼类对饵料的利用率亦高,反之则低。当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一般养殖鱼会缺氧而浮头,长期浮头会引起鱼类下颌的畸变;当溶氧低于l毫克/升时,就会严重浮头,甚至窒息死亡。但溶解氧不能过高,若达到过饱和,往住会产生游离氧,从而引起鱼苗、鱼种的气泡病。

(3)酸碱度大多数养殖鱼对水的酸碱度有较大的适应能力,但以pH值7-8.5为最适宜。偏酸性的水对一般养殖鱼不利,一些土壤为酸性的山区,养鱼池水的pH值常在5-8之间,从而导致鱼类生长慢、体质弱、且易患打粉病。

(4)水中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正常情况下,水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来自土坡和水流,其中如Na、K、Ca,Mg,Fe,A1等常见元素和N03-、HC03、C042-、Si042-等阴离子,是生物体生活、生长的必需成分,能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若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往往毒害鱼类。为了保障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国家专门制订了《渔业水域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