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些抽窝的细节,你还真的不能说自己会抽窝

抽窝

什么是抽窝呢?这是一种源于竞技钓,发扬于黑坑,推广至野钓的一种快频率打窝方法,优势非常明显,快速诱鱼,效果显著,缺点同样明显,小鱼闹窝也很快。

为什么会有抽窝这种打窝方法呢?原因很简单,在竞技比赛时,垂钓时间是有时长限制的,传统的打窝方法,发窝慢、起窝迟,等到鱼进窝了,估计也快散场了。

抽窝这种打窝方法,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打窝方法,操作起来很是简单,只要将散炮捏到铅坠或者钩柄,将其抽到钓点,散炮入水之后就会快速溶散、雾化,很快形成自上而下的雾化区域。

雾化后的饵料,在水中会快速扩散,但是又不会马上被进窝鱼吃完,只要能保持一个固有的打窝频率,能将进窝鱼一直聚在窝子里。

如果有风吹过,更会将雾化层冲刷到其他区域,让饵料的味型快速扩散,吸引更多的鱼群进窝,最有意思的一点,用抽窝这种方法打窝,用不了太多的散炮,性价比不可谓不高。

说完了抽窝这种打窝方法的操作,那么抽窝是不是很容易就吸引鱼群进窝了呢?还真不是,因为抽窝这种打窝方法,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如果这几个技巧不注意,抽窝效果就很是一般了。

技巧一、目的不同,散炮的干散程度不一样

抽窝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诱鱼,迄今为止,也很难做到精准控制进窝鱼的数量和时间,不仅是抽窝,哪一种打窝手法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在竞技钓、和黑坑中,目标鱼的体型、鱼种是固定的,散炮的干散程度不那么讲究,影响也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如果提天气不同、鱼情不同,散炮的干散程度就得说道一下了。

1、干散的散炮,入水后雾化快、溶散快,比重低,入水后容易呈块状脱落,适合底层诱鱼,也适合全水层诱鱼,缺点也很明显,附钩比较差,对新手不太友好。

2、湿散,湿散入水一会之后才会开始溶散,附钩性好,饵料入水后,会因为吸水饱和,层层脱落,视觉诱鱼效果非常出色。

3、黏干散,黏干散是指在散炮的配方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雪花粉,然后少量的饵水比多打揉几次,开出的散炮不会入水就散,而是会入水好一会才开始溶散,雾化状态是絮状,多用于钓深水和底部诱鱼使用。

这三种不同状态的散炮,针对不同的鱼情,如果不讲究,混淆着用,散炮的诱鱼效果自然就很是一般,除了状态,散炮的味型也很是讲究。

技巧二、散炮的味型

窝料和钓饵之间的味型关系,用得最多的,是淡引浓钓这一思路,但是,用抽窝这种打窝方式,就得使用浓引淡钓这种思路了。

散炮的味型一定要浓郁,也只有如此,才能快速吸引鱼群进窝,如果抽窝良久,左右都有鱼口而自己还没有发窝,唯一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窝料还不够浓郁。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散炮太过于浓郁,会导致死窝,想要快速诱鱼,又不至于死窝,这就需要很强的操控能力和实战能力了。

技巧三、注意散炮的比重

散炮入水后,饵料落底的速度,和散炮的比重有直接的关系,比重大,饵料落水就快,如我们目标鱼是底层鱼,如鲫鱼、鲤鱼、草鱼,散炮中,就应该适当的添加一些酒米、饲料颗粒,来增加散炮的比重。

如果目标鱼是离底鱼,亦或者是中上层鱼种,比如白条、翘嘴、鲢鳙,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在散炮中添加酒米、饲料颗粒,反而要添加减轻饵料比重的轻麸,让散炮沉底的速度慢一些。

技巧四、抽窝的频率

抽窝的频率,决定了散炮入水之后,水中的饵料的密度,抽窝频率快,则钓点处,溶散饵料的密度就比较大,抽窝频率快,则钓点处,溶散饵料的密度就小。

那么,是不是频率越快越好呢?当然不是,钓点处溶散饵料的密度越大,钓点区域的溶氧越糟糕,严重的会导致水中缺氧,反而会驱离进窝的鱼群。

那么是不是频率慢了就更好呢?当然也不是,频率慢了,钓点处溶散的窝料密度比较小,窝料的味型浓度就比较低,诱鱼效果就差了不少。

所以,抽窝的频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鱼口差,抽窝的频率就快一些,有鱼给口了,抽窝的频率就适当的慢一些,如果非要给一个参照,那就是先快后慢,然后由慢转快。

可以这样理解,抽窝的频率快慢,完全取决于鱼口以及自己的经验,新手经常会钓着钓着就没有口了,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打窝的频率,提前散窝导致的。

以上这四个要素,就决定了抽窝后,窝子的诱聚效果如何,状态不对,进窝鱼和钓饵不在同一水层,味型不对,诱鱼效果不明显,散炮的比重不同,饵料落底速度不一样,鱼层不好控制,而抽窝的频率控制不好,鱼进窝了也很快就会散开,所以,掌握这四个要素,抽窝的诱鱼效果,想差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