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蒿的生物学特征

芦蒿的生物学特征

芦蒿又名蒌蒿、香艾、驴蒿、水艾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日本、朝鲜及西伯利亚东部均有野生种分布。原是湖荡草滩地上的一种杂草,生活力强,水湿旱生均可。其嫩茎炒食,清香可口。早在明朝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时,就年年作为高邮县的贡品,在清明节进贡。自此后,南京、扬州等地在清明节前后逐渐形成了采食野生芦蒿的习惯。

芦蒿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尤其富含纤维和香脂等成分,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助消化之功效,上市期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春季缺菜季节,同时又是一种典型的无公害蔬菜,深受人们的青睐。作者在对野生芦蒿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工嫁栽和保护地早熟栽培探讨,使上市期由野生的4月初提前了5个月。

植物学性状

芦蒿地下部包括根状茎和由根状茎上发生的须根。根状茎呈棕色,鲜时柔嫩多汁,既是营养贮藏器官,也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在地下15厘米-25厘米土层内伸展,长可达30厘米-70厘米,粗6毫米-12毫米。根状茎上有节,节上生着隐芽和发生不定根。隐芽萌发可形成新的根状茎或伸出地面形成茎杆。发生的不定根形成发达的须根系,长约15厘米。

地上部茎杆直立,高60厘米-120厘米,早春上部青绿色,下部青白色,常带紫色,成熟后全茎褐色。其嫩茎是主要的食用部位。叶羽状深裂,长10厘米-14厘米,宽约为长的1/2.侧裂叶l对-2对,无假托叶,上面无毛绿色,下面被灰白色薄绒毛。上部叶3裂或不裂,或线形而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