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栽培技术

大蒜栽培技术

大蒜又名蒜,百合科,二年生植物。以嫩苗(青蒜)、花茎(蒜薹)和蒜头(鳞茎)供食。可生食、炒食,还可腌渍、加工制成蒜粉、蒜片等。蒜头耐贮藏运输,能堵缺补淡,有助于实现蔬莱周年均衡供应。大蒜中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外,还含有大蒜素,是一种挥发性硫化物,有特殊辛辣味,可增进食欲,有抑菌、杀菌、散痛肿、除风邪、风湿、杀毒气、疗疮癣、健脾胃、治肾气、解瘟疫等功效,经精制提炼的大蒜精,可供医药之用。

大蒜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征特性

大蒜为弦状根,分布在5厘米~25厘米的耕作层内,根毛极少,吸收力弱。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沙土地所产的大蒜辣味浓,粘土地所产的大蒜辣味淡。茎短缩为鳞茎盘。叶扁平,披针形,叶鞘抱合成圆筒形的假茎,基部膨大成7~10余个蒜瓣组成的鳞茎,是大蒜的繁殖材料。大蒜因品种不同,有抽薹或不抽薹的,有紫皮或白皮的(紫皮蒜生理休眠期长,为65-70天,白皮蒜较短,为35-45天),有大瓣的或小瓣的(大于5克的为大瓣蒜)。花茎顶部为总苞,开裂后出现伞形花序。花梗基部着生数十个小鳞茎,叫气生鳞茎,其形态结构与蒜瓣相似,亦可作播种材料。 大蒜不耐热,耐寒力较强,蒜瓣在3C~5C下可萌芽,萌动后的蒜瓣在 0 ℃~4 ℃低温条件下 20天通过春化阶段,在翌年春季较高的温度和长日照条件下通过光周期反应,这时茎盘的顶芽可转向花芽分化,再经花器的孕育期,可迅速抽薹。植株生长最适温度为 12 ℃~16 ℃,鳞茎形成要求 16 ℃~20 ℃和长日照条件,入夏以后气温升高时茎叶枯萎,鳞茎进人休眠期。

大蒜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我国大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南北各地均有名特产区,形成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如成都二水早、苍山大蒜、宋城白皮蒜、四川苔蒜、蒜苗蒜等,可根据当地种植习惯、生产目的等选择品种。

(二)整地施肥

精细整地,要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坦。土壤要深耕20cm左右,结合整地将土壤PH值控制在5.5~6.0左右。过酸则根端变粗停止延长生长,过碱则种瓣易烂,生长差。大蒜喜氮磷钾全效有机肥,故提倡“控氮、增磷、补钾、加微”施肥方法,将氮肥2/3作基肥施入,适量增施磷钾肥,保证出苗整齐,防止早衰,有机肥要腐熟,埋入土中,特别是饼肥,撒在地表则会招致根蛆。目前大蒜生产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在大蒜生长期间不宜追肥,因此,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最好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优质圈肥6000kg,腐熟饼肥80kg。尿素50kg,钙镁磷肥80kg,硫酸钾复合肥25kg,硫酸锌1.5kg。畦式采用小高哇,畦高8-12cm,底宽100cm,面宽70cm,沟宽20-30cm。

(三)播种

栽培季节的确定,要根据大蒜生产目的和大蒜不同生育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以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北方地区以北纬35~38°为春播和秋播的分界线。35°以南地区冬季不太寒冷,幼苗可以露地过冬,次年初夏收获,多以秋播为主,主要包括河南、山东、陕西省关中和陕南、晋南、冀南各地。38°以北地区,冬季严寒,幼苗不易安全越冬,宜在早春播种,夏至前后收获。主要包括东北各省、内蒙古、甘肃、新疆、陕北、山西与河北北部地区。在35~38°之间的地区,春、秋均可播种,如豫北地区等。大蒜生育期的长短,因播期和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异。春播大蒜的生育周期较短,一般90~110天,秋播大蒜生育周期较长,一般220~280天。选定适宜的栽培季节是获得丰收的关键

选择个头大、蒜瓣大而整齐、蒜瓣硬实、无伤、无病斑、颜色洁白而新鲜的蒜头作种。一般要求蒜瓣百粒重400g以上,播前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2-16小时,预防真菌性病害发生。大蒜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青蒜”用大蒜一般在8月或更早播种。10月份气温16.9℃,5cm地温18-19℃,至越冬时蒜苗高可达25cm以上,有利于安全越冬。播种大蒜,先按20cm行距开l0cm深的播种沟,并撒施少量种肥,播种时将种瓣按大瓣10-15 cm 、中瓣9-l0cm、小瓣7 cm株距排在沟中,并使其保持直立,瓣背平行于播种行(出苗后叶向一致,有利通风光,提高产量),然后盖3.3 cm厚的土,浇水,趁墒喷洒除草剂乙草胺,然后覆膜。覆膜时,要求地膜在畦面上平展而无皱褶,地膜下面无空隙,使地膜紧贴畦面,以免滋生杂草。 播种“青蒜”应密一点,每亩保苗4~5万株,既利管理,又利高产,还能有效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四)田间管理

秋播大蒜一般播后7-10天出苗,出齐苗后浇第2次水,土壤封冻前(小雪前)浇l次防冻水。数天后覆盖麦秸,防寒防旱,过分寒冷时可架设风障,保证蒜苗安全越冬。3月上中旬及时清除盖草并选晴朗温暖天气浇水,随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促进蒜苗及早返青生长。4月初至4月底据墒情5-7d(天)浇1次发棵水。5月初至5月20日前后,需4-6d(天)浇水l次,结合浇水追一次肥,缩短大蒜退母时出现黄叶的时间,同时防止一次地下害虫。蒜薹打弯时抽薹。抽薹前3-4d(天)停止浇水。蒜薹收获后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蒜头迅速增大,直至收获前2-3d(天),停止浇水。

(五)适时收获

1、青蒜采收。出苗60-70天即可采收。具体采收时间可根据市场行情而定。早采产量低,但效益不一定差。采收方法多数是连根拔起,抖掉泥土打捆上市,一般大量采收不宜洗涤。也有在株高40厘米左右时基部收割,割后加强肥水管理,以后再生新叶连株拔起。

2、蒜薹采收。一是用刀割开假茎,把薹切断抽出,然后扭转蒜叶覆盖伤口。二是用手把蒜薹直接抽出。用刀割法蒜薹产量高,但伤口易遭雨淋后腐烂。用手抽蒜薹法产量低,要有一定技术,应用较少。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下午抽取蒜薹,在蒜苗基部用手捏一下再抽,或用钉子扎破蒜苗基部,再抽取,这样抽出的蒜薹长,给蒜苗造成的伤口小,对蒜头的生长影响小。

3、蒜头采收 蒜薹采收及时,对蒜头生长无影响,蒜薹采收后约20天可收蒜头。如不收蒜薹反而影响蒜头的膨大速度和产量。蒜头的采收不能等到地上全部叶子枯萎,雨季如不及时采收容易腐烂,蒜瓣容易散开,不能贮藏,也不宜留种。

大蒜栽培技术

贮藏加工

(一)贮藏

蒜头采收后晾干,不能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以免高温灼伤,然后捆编成束或剪去叶鞘和根须,在阴凉的地方堆藏、挂藏或筐藏。为了防止贮藏期间抽芽,可用青鲜素0.25%的水溶液,在采收前半个月喷洒叶面,也可用钴60辐射处理。处理后的大蒜生长点受损,不会发芽,也不能作种。

(二)加工

中国民间大蒜的加工主要有腌渍大蒜及糖醋大蒜两种。

1、腌渍大蒜。选用蒜头圆整、不散瓣、肉质白、蒜身干、假茎长度不超过3厘米的蒜头作原料。用盐量一般是每100公斤蒜头放盐7公斤~8公斤,成品率一般为80%左右。

2、糖醋大蒜。糖醋大蒜是将腌渍大蒜从盐水中取出洗净,放在糖醋溶液中浸渍一星期,使蒜头充分吸人甜酸味后,即成糖醋大蒜。

另外还可以加工制作成蒜粉、蒜片,精加工制成蒜油等。

大蒜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一)品种选择

种植当地品种可采用单株逐年提纯复壮、选无病田块无病株作种蒜等,这也是选取无病优质蒜种的一个途径。另外将当地优良品种进行脱毒后种植,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措施。

(二)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大蒜叶枯病、紫斑病、煤斑病等病害病原菌均能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或越夏,造成病原基数上升。一般蒜田应与非百合科作物进行3~5年的轮作,减少病原基数,保证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补充,减轻病害发生。

2、合理排灌。大蒜根系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土壤干燥要及时浇水,还有利于抑制蓟马的发生,雨量过大,及时排水,借此机会撒施草木灰,降低田间湿度,增施钾肥,还可有效抑制灰霉病、根蛆的危害,达到增产防病的目的。

3、及时清洁田园。在病虫害易发地区或田块尤为重要。清除病残体,及时拔出中心病株,带出田园处理,是防止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化学防治

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和流行时,应及时用药防治。

1、 病害防治

①病毒病。发病初期喷药,7~10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可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83增抗剂100倍液、抗毒剂1号水剂250~300倍液等。

②煤斑病。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防治。

③叶枯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防治。

④紫斑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钾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⑤灰霉病、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立克水剂800倍液、72%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⑥锈病。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97%敌锈钠可湿粉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防治。

2、虫害防治

①葱蓟马。可用灭杀毖6000倍液、50%辛硫乳油1000倍液、50%乐果乳油1000倍液、10%菊·马乳油1500倍液、25%增效喹硫磷乳油7000倍液喷雾。

②根蛆。成虫和幼虫都要防治。防治成虫以灭杀毖6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隔7天一次,连防2~3次。防治幼虫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乐果1000倍液灌根。

③蒜蟃。若大发生可用灭杀毖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④咖啡豆象。可用磷化铝6g/m2熏蒸。


上一篇:芦笋栽培技术    目录    下一篇:辣椒炭疽病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