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是否好养根据自身的养殖条件来决定,海参养殖的风险主要来自海参生病和销路不好两个方面。所以需要为海参创造出有利于它们生长的环境,合理控制放养的密度和投食饵料,还需要对养参池进行消毒,调整水质,在投苗之前要对参苗进行药浴浸泡,减少体表的病菌。其中海参的销路是不受人工控制的,需要谨慎养殖。
一、做好参池建设,营造良好前提环境
养殖区域尽量既远离养参密集区,又与海区较近、对海湾的选择应该在水质澄清无无污染以及太多的淡水流入处、潮流比较畅通的地方,并且受到潮汐以及风浪的影响比较少,确保海湾适宜刺参摄食的基础饵料生物足够丰富,水深应该大于2米,底部质地为泥沙硬底,且底栖硅藻饵料丰富、参池排水口建在最底部,以确保底层水质鲜活,池底要高于海水低潮浅的参池。筑礁种类需要适当选择常用的投石筑礁,堆放标准为每堆大于2米,每块重量大于10千克,4米到5米为投石的行距,2米至3米为堆距,一切以利于藻类附生,海参的渡夏,为海参营造利于生长的环境为前提。
二、调整放养密度,增加饵料的利用率
为了使海参快速生长,提高海参质量,预防海参生病,需要按照参池的规模大小来确定合理的参苗放养密度。对于之前由虾池改建的参池,其区域大小有限,适宜的参苗放养密度非常重要。标准海区的参池投放规格为300头至400头参苗,其密度为4000头每亩到5000头每亩,这是按照海参的生活习性和天然饵料生物状况估算投放情况。对于环境更加适宜、天然饵料更加丰富的地方,且计划加投饲料喂养的,可再增加参苗投放量。
三、对参池定期清理消毒,创造适宜的栖息环境
海参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底质和水质恶化,使得细菌量高,而海参又是常年栖息在水底,因此,参池的底质环境和水质尤为重要。对于之前由虾池改建的参池,规范操作为对池底进行彻底清淤后,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用量为50千克每亩至100千克每亩,或者用漂白粉消毒,用量为30ppm,消毒时间为一周,一周时间药效消失后再注水施肥和投苗养殖。
使用时间大于3年的参池,因淤泥、粪便、杂藻等聚集严重,池底细菌数量更多,如不清淤消毒更易引发海参疾病,应该每年进行规范的清淤消毒作业,此外尽量没半个月用50kg/亩~100kg/亩生石灰进行一次消毒,改良参池底质,预防病害的传染,创造适宜海参健康生长的栖息环境。
四、预防病害为主,治疗病害趁早
投放前,在参池用青霉素、链霉素各30mg/L浓度的药液进行0.5小时~1.0小时的药浴,参苗尽量选用大规格、体质健壮的。为预防病害,需要每个半个月至一个月在低潮时全池用生石灰30千克每亩消毒一次。
对于已感染病害的参池,需先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再用生石灰40千克每亩进行消毒,还要将病参收集放养于小培育池治疗,方法为用青霉素、链霉素各50mg/L药液每隔1天药浴30分钟,治愈后方可放回原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