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每到九月九重阳佳节的时分,我们都会手执茱萸去登高。当今仍有如许的风俗,只是工夫的流逝,已不再知手执茱萸是甚么意义了。那末,本期花语为你整顿茱萸花的花语,通知你九九重阳插茱萸的寄意是甚么!
茱萸花语:贫贱不祥、驱邪逐恶
茱萸,别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动物,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用。草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有名的中药。按中国前人的习气,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登山登高,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
茱萸重阳的来源
在重阳节这一天,依照我国官方习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痛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戴茱萸香囊。重阳节与茱萸的干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方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黑色的袋子,外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平地,饮菊酒。九月初九是日,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黄昏回家一看,果真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灭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平安无事。因而茱萸“辟邪”便传播上去。
茱萸花的传说
相传,在春秋战国期间,强大的吴国每一年都得定时向强邻楚国纳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贪心蒙昧的楚王爱的是珍珠玛瑙金银财宝,基本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反以为是吴国在辱弄他,因而怒不可遏,不容吴国使者有半句注释,就使人将其赶出宫去。
楚王身旁有位姓朱的医生,与吴国使者交往甚密,忙将其接回家中,加以安慰。吴国使者说,吴萸乃我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要素闻楚王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想不到楚王居然不分青红皂白……听罢,朱医生派人送吴国使者返国,并将他带来的吴萸经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一筹莫展。朱医生见时机已到,急遽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少焉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医生,并讯问这是甚么药?朱医生便将客岁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说。楚王听后,十分悔恨,一面派人照顾礼物向吴王抱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
几年后,楚国瘟疫盛行,腹痛的病人遍及各地,端赖吴萸援救不计其数庶民的人命。楚国庶民为感激朱医生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后面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代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不断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