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中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水草,有的零零散散,有的密不透风。对于钓鱼人来说,不能盲目地见草就下竿,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对水草区域中的钓点进行正确的选择。那么,夏季该如何在水草区施钓呢,这就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1、要根据气温选择所钓草区的深浅、疏密。水草有疏、密之分,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这要由当天的气温决定。
(1)初夏时节,江淮地区的气温一般在15℃-25℃左右。此时气温不是很高,水温比较适宜大多数鱼类的生长,因此鱼儿的活性较高,食欲极强,它们多在草区内或草区边缘活动。在以鲫鱼或鲤鱼为主要对象鱼的情况下,早晚或阴雨天出钓应找浅水区的水草边缘下竿,这是因为早晚或阴雨天时气候凉爽宜人,此时鱼类多在水草的外围觅食;如果是在晴天的中午出钓,气温一般能达到25℃以上,此时鱼儿通常会在深水区的水草下方避暑觅食,这时我们要在深水区域的稀疏水草丛中打窝,万万不可将窝料打在密不透风的稠密水草丛中。虽然水草下方的温度较低,但稠密的水草会向水中源源不断地传递热量,使水草下方出现缺氧的情况,此时鱼类很少会进入重草区。笔者认为,夏季出钓,鱼类的趋氧性是最应该被重视的因素。
(2)盛夏时节,日间气温一般会在20℃~30℃左右。早晨5点至上午9点,空气湿润,气温较低,鱼类大多会在近岸2米以内的浅水区域活动,是手竿钓草的好时机。这时,要将窝子打在水草区的边缘而不是草区内。上午10点以后,强烈的阳光使浅水区域的水温快速上升,迫使鱼类向深水区的稀蔬水草下方转移,特别是下午2点至5点,气温甚至能达到35℃以上,此时骄阳似火,水面热浪袭人,水中的鱼儿也无心进食。如果非要在这个时段下竿施钓,那么一定要找水深3米以上的深水草区,使用7米以上的长竿钓水草丛的背阴面。这是因为水草能够遮挡住强烈的阳光,有效防止水温过高,而且深水区的水底较为凉爽,鱼类活动空间很大,自然乐于觅食。此时将窝子打在稀疏的水草下,上鱼效果明显好于浅水草区。
(3)夏末秋初时节,虽然已经立秋,但由于时值”末伏”阶段,气温和水温仍然很高,此时钓水草还应延续盛夏钓草区的策略,只有处暑过后,才能按照初夏钓水草的方法选择钓点。
2、要根据对象鱼个体的大小及水域的含氧量来确定钓草内还是钓草外。
(1)使用手竿在草区内部施钓,由于钓线受水草阻碍,钓者无法正常遛鱼,因此在草区内部只适宜钓取个体较小的对象鱼;若钓者想钓获个体在500克以上的大鱼,为了避免跑鱼或损坏钓组,就只能在水草区边缘下钩,而且对象鱼的个体越大,钓点和水草边缘之间的距离就要越大,这样更便于遛鱼。所以,在已知水中鱼儿个体较大的情况下,钓者就不能在草区内下竿。只有钓场中的对象鱼个体较小,而且钓者使用的是硬调钓竿,可以直接飞鱼出水的情况下,才可以在草区内下竿。
(2)大家都知道,由于光合作用,水草会在白天向水中释放氧气,但在夜间则吸收水中的氧气,致使水草区内的含氧量降低,尤其在酷暑高温的天气,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喜欢夜钓的钓友应牢记这—点,当你在盛夏享受夜钓带来的清凉时,切忌将窝子打在水草区内部。夜间水草区内的含氧量较外围低,鱼类会因趋氧性而游到明水区活动觅食。渔谚云:“夜钓莫挨草,挨草钓不到。”只有到了白天,水草被阳光照射后,鱼类才会向水草区靠近。
我们明确了夏钓水草的选位原则之后,也就等于确定了窝点的位置。但是,有很多水草区并不适合直接下竿施钓,这就需要钓者对水草区进行自上而下的整理,以避免跑鱼或损坏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