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了夏天,虽说气温的主旋律,就是不断的升温、高温,但是雨季也不算少,所谓笠帽闲装折叠凳,雨飞风卷波横,雨中垂钓,不仅有一番特有的意味,渔获自是不会少;
但是,也有钓友说,雨中出钓,这渔获简直就和过山车一样,有时鱼口爆连,一个鱼护装不下,拉的胳膊都酸软,但是同样的钓点,却又雨中枯坐一天,一口都没有;
可见雨中垂钓,也不是次次都有好渔获,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雨中出钓,渔获不稳定呢?其实主要因素,有这么几个:
1、气温变化
雨前、雨中、雨后的水温,有明显的不同,往往是雨前温高,雨中温低,雨后开始回温,而这种水温的波动,足以影响到鱼的正常开口觅食;
2、溶氧的变化
雨前水中溶氧明显偏低,雨中、雨后的溶氧最为充沛,而溶氧的变化,会让鱼口的变化非常大;
3、气压的变化
总体来说,气压升高,且增幅越大,鱼的活性的越好,气压越低,降幅越低,鱼的活性越差,而在雨前、雨中、雨后,气压的变化波动,也是很明显的;
那么,知道了主要原因,却发现全是客观因素,基本上都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那么,我们想要在雨季出钓,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调整出钓时机、钓位、饵料,同时根据临场的鱼情,来灵活调整目标鱼;
简单点说,就是尽可能适应环境,从而来适应鱼情,我们的目标,就是中鱼、上鱼,至于是什么鱼,那就不要讲究太多了,那么落到细节上,也就是以下这么几点:
一、注意气压的变化,选择适合出钓的时机
气压变化,不一定会造成下雨的气象,但是只要是下雨,必然会导致气压变化,大多数情况下,降雨时,气压都是下降的;因为低气压会导致气流向上;
气流越向上,气温下降的越快,气温下降,会导致气流变成云层,当云层聚集到一定的厚度,就开始降雨;而高气压,则会带动空气垂直向下运动;
气流越接近地面,气流的温度越高,气流中的水,是很很难凝结成冰层的,所以自然在气压高的时候,大多数是晴天;而就是因为这种气象原因;
会导致低气压时,水中溶氧相对稀缺,所以我们在降雨前、雨中,会觉得气闷、气短,而雨后,则会觉得空气清新;
对鱼来说,降雨前,水中溶氧是稀缺的,所以鱼群多会上浮,而雨中,则会因为降温,加上降雨的动静比较大,多会躲藏在深水区域;
而最适合钓鱼的,就是选择雨后,而雨后的气压,往往都会增高,我们在选择出钓的时机上,不一定非要选择雨中还是雨后,只需要根据天气预报,选择气压升高的日子出钓;
建议:目前各种服务于钓鱼的气象APP软件也不少,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软件的预报,来选择出钓日期,理论上来说,只要气压相较于前一天有所升高,而且增幅超过百帕以上,那就算是雨中,也是适合出钓的;
反之,如果气压相较于前一天,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就算是雨后,出钓后的雨后,也不见得会很好,而气压对鱼口的影响,是目前唯一得到科学论证的观点;
二、饵料越本味越好
在雨后,往往也是鱼群疯狂进食的盛宴,因为雨水的冲刷,会让近岸的泥沙大量涌入水中,草籽、昆虫尸体等会大量的涌入水中,所以在雨后,鱼群是不缺食物的;
不仅不缺,甚至会比平时有更多的食物,所以,这个时候出钓,对用饵,就尤为注意,饵料可以腥、可以香,但是就是不能太过于香浓,尽可能贴近本味;
就算使用商品饵,也一定要考虑到鱼的进食需求,饵料越蓬松越好,在这里一定要记住,是蓬松,而不是雾化越快越好,片状雾化的的状态,而且片状越大,诱鱼效果越好;
建议:在雨后做钓,建议一钩拉饵、一钩种饵或者活饵,商品饵不用多说,种饵可以用麦粒、桑葚、玉米粒等等,新鲜的、发芽的都可以;活饵直接挂蚯蚓即可,饵料的味型,不要太花哨;
而在雨季做钓,则建议活饵加商品饵为主,持续的降雨,会导致水底溶氧始终不如中山水层,所以大部分鱼群都会游曳到中上层觅食,用比重大的种饵,反而会因为落底速度快,鱼口很一般;
三、目标鱼不建议以底栖鱼为主
雨天出钓,和雨季出钓,是两个概念,雨天,只是出钓当天下雨,可能第二天就不下了;雨季,一般指的是持续下雨,在雨天做钓,和在雨季做钓,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如果是雨天出钓,那么我们目标鱼还是建议以底栖鱼为主,就算鱼群会因为觅食,游曳到中上水层,只要窝料数量足够,还是能将底栖鱼诱到水底,不会影响我们的最终渔获;
而雨季垂钓,降雨的持续时间越久,,水底缺氧的情况就越明显,钓底栖鱼,基本上就没什么鱼口,因为底栖的鱼群,多会因为觅食和缺氧,游曳到中上鱼层;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目标鱼改为中上层游曳的鱼种,如翘嘴、黄尾、鳊鱼、鲢鳙,甚至是草鱼等,钓离底也可,钓浮也可;
最后
所谓程鹏翅风吹水面浪偏高,直怨天公气不消, 安能息怒还平静,钓条鲤鱼做佳肴;钓鱼这个事,从来就不是安安静静就能享受到的事,风、浪、雨、雪,无不是钓鱼人必须要面对的气象;
而想要渔获,稳定的渔获,无不是需要耐心、细心以及信心,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