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在夏季搏大物的钓友,鲢鳙是万万不能错过的,这两种鱼拉力十足,手感没得说,如果非要提个缺点的话,那就是粘液太多而且腥臭味浓烈(建议用网眼较大的抄网,否则粘液难清洗),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们的喜爱
说到钓鲢鳙大家比较关心饵料的雾化和味型,这两点我都有写过文章,包括钓组方面之前也详细聊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今天主要想说一说钓多深的问题,找对了鱼层就能离目标鱼更近一步
浮钓鲢鳙的“水深”并不固定,每个地方钓的深度不完全相同,今天和明天可能也不一样
我知道很多人钓鲢鳙都习惯钓某一个固定的深度比如就钓一漂深爱吃不吃,然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改变,认为只要鱼开口就会主动随着饵料雾化找到上来
不能说这种想法没有道理,靠饵料雾化来诱鱼的确是台钓中最常规的作钓模式。个人的想法是如果鱼情正常,或者你老是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垂钓,那么“只钓某一种深度”的做法是完全可以的;反之如果鱼情不正常,感觉平时钓的水深看不见鱼口了,试着改变一下思路,往上或往下撸一撸浮漂很有必要
浮钓鲢鳙钓多深由以下三个因素来决定
1、钓点的水深
钓点总体越浅,越不用注重钓多深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鱼塘吧,总共就两三米深,你就不用过分纠结钓1.5还是2.5,鱼肯定能够发现饵,至于吃不吃得看你饵料和钓法。面积小、水又浅的地方,多把精力放在钓位选择和饵料、线组搭配上吧
钓点总体越深,越要注意钓多深的问题,有些水库、湖泊水深能达到八米、十米甚至二三十米,这个时候不但要考虑钓位的选择,饵料溶散的速度快慢,还得考虑到垂钓的深度。因为水越深意味着鱼藏身的地方越多,有时候明明找对了钓位,底下确实有鱼,但鱼在四五米甚至七八米的地方,而你却只钓一米深度,效果可能就不好了
有些钓友会反驳:鲢鳙怎么可能会去那么深的地方,即使真的在深处,钓位找对了钓浅点有什么关系,可以靠雾化把它诱上来的。别急,这两点原因下面马上就提到
2、温度、气压
气温影响水温,水温影响鱼的活动和觅食,鲢鳙这两种鱼都喜高温,理论上来说温度越高越好钓,届时它们会活跃在上层水域,你钓五六十公分都会有好的收获
可当温度降低,如深秋以后进入冬季,鲢鳙就会慢慢潜入深水区,活动少、食欲差,要是再钓一两米的深度即使饵料雾化再好也不见得能它们唤起来(真的要钓浅也是在深中找浅),现在离冬季还很远,提出温度问题只是想强调它的重要,况且夏季温度也会波动,晴天和雨天,白天和夜晚都不一样
例:前两年在杭州的时候,听朋友说冬天也有很多人在钱塘江钓鲢鳙的,鱼获还十分不错,除了饵料下足了功夫之外,远近、深浅也相当有讲究,要是还按照夏季的模式去玩那多半得空军
另外一个就是气压,经常看到有人说钓鲢鳙只要温度高就好了,气压无所谓,实际上气压并不能忽视。
气压会影响水中的溶氧量,鲢鳙不耐低氧,当水中缺氧时非常容易浮头,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试想连命都要保不住了它还会想着吃东西吗?
那气压低坐下风口行不行,下风口溶氧比较高这一点是好的,缺点是影响观漂,饵料的雾化带也会变得散乱,降低诱鱼效率,有些基本功不到位的钓友,可能连抛竿都吃力,遇上这种天气我建议选择稍浅一点、在鱼塘垂钓可适当加一些添加剂刺激鱼开口
3、水质
前面提到一个问题,就是鲢鳙处在深水区,而我们钓浅,饵料的雾化能不能将之诱惑上来。我的想法是如果温度、溶氧合适,抛竿频率勤快一般是可以诱上来的,不过水的能见度也应该考虑进去
在水质非常清澈、能见度很高的地方,钓的太浅个人认为有可能造成鱼不敢上浮吃饵
这一点抛竿和手竿区别比较大
抛竿可以远投,离岸越远人为的影响就小,鱼会胆大一些;而手竿再怎么样钓的也比抛竿近,如果太浅了鱼相对胆小(尤其是某个钓点经常有人打抛竿,你用手竿就比较难钓)
钓鲫鱼鲤鱼也是同样道理,如果钓点十分清澈,且水底平整、有无任何水草等遮蔽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建议下竿的,非要钓也必须保证安静,不能来回走动
在鱼口不好的时候主动出击寻找鱼层
鱼情不一样,钓多深也不同,也许张三钓的江河里一米二三就能钓着鱼,而李四钓的地方就得两三米,这是由上面三点决定的
我正常钓鲢鳙的水深大多集中在半米至一米五的样子,抛竿钓的远就从五十公分、七八十公分开始找;手竿钓的近,先钓一米、一米五的样子,再强调一遍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操作习惯
当鱼口不好时,我们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果是风向、风力、溶氧问题,可能都不用撸浮漂找鱼层了,直接换个钓位效率会更高
找鱼层夏季多半从浅开始找起,使用手竿建议用短而粗壮的大吃铅浮漂,你可以钓一漂深、两漂深或者一米。当没口时浮漂上移,每次移动的距离以整只浮漂的长度为单位,每找一个新的水层一定要多抽几竿,确定没信号再继续
若双饵触底还没动静,就把浮漂推到最初位置,重复上述动作,操作两三次没有明显效果,那就是钓位本身的问题了
最后总结: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和钓法,并不是某一种标准,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就参考试试,如果觉得不行忽略即可
我觉得钓鱼有两点其实很重要:一别在乎鱼获多少,只要钓明白了即使一条鱼也是胜利;二是不能太固执、别认死理,多了解多尝试多对比总没有坏处,一味否定只能限制自己钓技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