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是钓友们对商业性的鱼坑的称谓,黑坑垂钓,随着其在垂钓活动中所处地位的提升,正成为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近年来集中体验黑坑垂钓的钓友愈来愈多,总体上说,黑坑垂钓效果的好坏、鱼获的多少,依次主要取决于“天气”、“时间”、“塘情”、“钓位”、“用饵”、“钓技”这六大因素。这里的所谓“塘情”,包括了黑坑的类型、地形、水情、鱼情、“人情”(垂钓人数、钓技总体水平等)。
在垂钓者选定的一个黑坑鱼塘,在特定的天气、时间(大的如季节,小的如时点)和“塘情”环境下,要想取得好的鱼获,必须突出随机应变的“变”字。这是因为,垂钓活动所处的客观环境特别是所在黑坑的微观情况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钓无定法”,垂钓者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制宜地加以应对。客观情况和环境变了,垂钓的方法也必须改变。变什么?主要有“六变”。
一是变钓位
通常在黑坑我们都想早早去占个好钓位,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千万别总守着某一个好钓位!许多时候,“1号钓位”、“2号钓位”并非一成不变。所以,我们要搞清该塘排在第1——第3、4、5甚至更多较靠前“名次”的钓位,根据当时的实情从中选取一个(这里肯定存在运气成分);如果当天条件许可,甚至可以在同一鱼塘中打两处窝子(前来垂钓的人较少,钓位有余地时)。
比如,头天晚上鱼塘进水,水变深了的时候,一般应选个水浅些的位子,反之亦然。又比如,我们明明了解到某个所谓的好钓位近日来连续两三天不上鱼,而鱼塘其他情况并无太大变化,那么今天最好不选这个钓位。
当然,如果某一原来的好钓位最近以来已经被人冷落多日,那么我们不妨试着去钓一钓。本人有个也许不成熟的经验:当在某个钓位连续抽窝子半小时以上,然后又在该位子作钓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却始终未见鱼口,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变个钓位了。这与在自然水域作钓是不同的。
自然水域的窝“发”时间,往往是以半天、一天甚至几天为周期来计算的,我在网上看到,有一钓友在某水库连续打重窝两周,直至第15天的下午才迎来了理想的渔获!而黑坑则不然。
如果我们从一大早起,在某黑坑作钓连续一两个小时仍不见一个鱼口,在此情况下,继续坚守就有可能错过上午最佳垂钓时间,转而进入长达数小时的“糗鱼”时段,搞不好这一天还可能“空军”。
因此,适时变钓位是非常必要的。在黑坑,即使某一天里总体的鱼口情况普遍很不好(即大多数人“没口”),但往往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钓位上仍然能上鱼。这也说明了变钓位往往是可行的。总之,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一味死守。
二是变钓点
有时,在钓位不变的情况下,当鱼口不好时我们可以试着变一变钓点。这一点,本人是在多次垂钓中偶然抛竿打偏,却意外地中了鱼,从中受到启发的。还有几次,由于鱼口不好,想着要微调一下浮漂,在向近处抛竿进行半水调漂时,未曾想打下去就有一个接口甚至一个黑漂,上鱼了。
我的垂钓指导老师也嘱咐过我,当鱼口不好时,可以试着在原钓点的左右前后半米至一米范围内抛竿作钓。为何要这样?为何这样有时真能奏效?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连续向“靶心”投射,鱼儿受到惊扰不敢靠太近,转而在其附近游动和觅食的缘故吧。
另外可能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对于黑坑里的“鱼道”,钓鱼人并不完全清楚,所选的钓点有可能不在“鱼道”上,作钓中偶然偏离一些,倒反而“歪打正着”了。
三是变竿长线长
这与上面讲的第二“变”有关。黑坑老板通常规定,限竿4米5或4米8,至于线长,有的会限制(“齐竿线”),有的不作限制。由于有此规定,垂钓者往往都取其上限,认为只要在老板的限制之内,竿、线越长越好,除“溜边钓”(即“扎蛤蟆”)外,大家是不会使用短竿的。
钓鱼的人都有个共识:
越是靠近鱼塘的中心就越容易钓上鱼。这个认识通常并没有错,但并不是铁的规律。本人和同塘作钓的不少钓友,都有过用3米6长的鱼竿作钓却得到特别好的渔获的经历。更“绝”的是,曾有一次,在黑坑的同一边,凡使用4米8竿和长线的人全部空军,而一位第一次来此作钓的先生因为只有4米5竿和齐竿线,只得硬着头皮用此作钓,几个小时下来却钓上了4尾挺大的鲤鱼,其中有两尾是在他去方便时,鱼儿自己吃了“死口”,“裁”在了短竿短线上。
还有一个黑坑的老板,出于好心想自己将一些“闹漂”的小杂鱼消灭掉,便选了一处钓位用2米4的短竿作钓,当他不断地钓上了许多小鱼以后,“奇迹”发生:在不到1个小时之内,竟连续钓上了5尾两斤左右的鲤鱼!这些“事件”,对黑坑垂钓者应该有所启发。
四是变线组
黑坑一般是在上午5:00—8:00(乌鲁木齐因为时差的原因,是在上午7:00—10:00)比较集中地上鱼。根据本人的经验,这个时段上鱼的数量,往往占全天(10小时)渔获总量的70%以上。
下午2:30—4:00(乌鲁木齐为下午4:30—6:00)又会有一个上鱼的小高峰,但比起早上要差得多。下午4:00以后一般进入夜场的准备期,所以笔者未将此后的渔获计算在内。在一早一晚两个集中上鱼时段,我们要用较大的线组(比如1.5#—2.0#主线、1.0#—1.5#子线)作钓,这样做,回鱼快,不断线。
但进入鱼口既少又慢的“糗鱼”时段(9:00—14:00),就要改用较小的线组和小一两号的浮漂(比如1.0#—1.2#的主线、0.6#—0.8#的子线),使配置更加灵敏和精准,能够基本不漏地抓住哪怕很小的鱼口。在这长达5个小时左右的“糗鱼”时段,通常只有很少那么几个鱼口,如果线组大、配置笨,就会抓不住宝贵的鱼口,殊为可惜。
五是变节奏
早上找好钓位、定好钓点以后,要搓大饵团频繁抛竿,即迅速地“抽窝子”。打它个二三十竿,将大约300—400克干料的窝子食准确、集中地打入窝点。这是一个快节奏。接着,就要来个“戛然而止”,停止打竿30分钟左右,让窝子“空”一段时间。
这是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的机会,让鱼儿进窝,千万别急着作钓,否则会欲速则不达。钓者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歇息一下,有条件时也可去打二处窝子。30—40分钟后开始作钓,这是一个不快不慢的节奏,一般抛竿下去,钩坠到位后逗鱼3-4次,3—5分钟无论是否上鱼都扬竿换饵(钓饵的散落性也控制在这个速度),不要长时间地糗鱼。
进入糗鱼时段后,是一个慢节奏,此时如果频繁抛竿,会不利于鱼儿索饵就饵。糗鱼时段总的时间大约5小时,但在糗到4个小时以后,我们又要集中和频繁地搓大饵团抽窝子,以迎接傍晚的上鱼小高潮。在糗鱼时段,不妨“空窝”一两次,每次二三十分钟。
这样,垂钓者既不太累,又往往可能收到重新继续作钓时能够中鱼的效果。这里,笔者又有个深刻的体验:只要钩坠在水里,钓者便始终要手握竿把、眼盯浮漂,做好随时扬竿的准备。
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钓者长时间糗鱼感觉倦怠,手离开竿把或干点别的事情(如点烟、吃东西、喝水等)时,鱼儿好像是在水下看到了这一切,它会冷不丁儿地来上一口,待你再去扬竿时,它已逃之夭夭,令钓者后悔不已
六是变钓饵
笔者通过近几年黑坑垂钓的摸索和总结,在黑坑垂钓用饵上形成了一种“总体不变+即时应变”的模式。所谓“总体不变”,是指全天所用的基础饵和主攻综合饵是固定的,在家中配制好以后放在冰箱中冷冻保鲜,出钓时各装适量,置于两个大瓶中。
另有几个小瓶,分别装着颗粒粉、“纯谷物”(或日本丸九的“五谷诱”)、玉米粘粉、化氏尺上(或366)、丸九“乳香鲫”、麝香小米(或酒米),还有几个小小的瓶子,是小药(包括蜂蜜、红糖、药酒、果酸蜜及其他几种诱鱼香精之类小药)。
到塘边后,根据全天几个时段的需要,在保持基础饵、主攻综合饵不变的情况下,用小瓶和小小瓶里的饵料和小药,适时调整钓饵的香型、味型、状态。实践表明,这种即时的调整非常必要和有效。
比如,发现鱼儿已经进窝,鱼泡频冒却不吃钩时,往往是饵的味儿太浓太冲,此时在原开的饵中加入颗粒粉、纯谷物粉和尺上,洒些水重新拌和,将饵调淡,打下去很快就会有口。
又比如,糗鱼时,只需在原开的饵中加入一点玉米粘粉,使饵变得干、粘一些,就会感觉很好用。再比如,黑坑的水一般都较肥,作钓时饵中少不了药酒,待到水温升得较高时,就要适当再加些少药酒,并加入一点果酸蜜,糗鱼中就会感觉鱼口明显改善。这方面,钓者务勿嫌麻烦。“一团饵钓一天”,是绝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