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程漂的一些小知识详解

行程漂

其实,所有的浮漂都有行程的性能在里面,只不过专门用来钓行程的漂更加突出这部分功能。所谓的行程浮漂就是:通过漂尾的加长来减缓钩坠行进的速度,增加钩 饵在钓层的滞留时间。理解了这句话,就知道了,即使是7目甚至3目的漂,都存在这个减缓的过程。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1、行程漂的性能;这类漂的最大特点都体现在那长尾上。

一般都是11~15目的长尾,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上,具体的目数,这和做漂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现在钓鲤鱼的漂或叫钓混养的,在设计目时,1、2、3目都要比后面长些,这是因为我们钓这样的鱼,一般都是用比较长的竿子,把这几目加长了,在守钓时看漂更清楚。

而前面的目短则为了更好的看到饵摆落过程时的接口、截口、冲饵等信息。在我做的类似的漂中也都是采用这样的设计。还有个技巧就是添加不一样的比较鲜亮的对比颜色,当然也是为了看漂走水时鱼讯更方便些了。

2、尾的粗细则是具体性能和针对性的表现。

一般细的(0.5毫米以下的)是用来钓鲫鱼用的,粗的则是钓鲤鱼等大鱼用的。

原因是:尾粗可以能更多的承载饵重。一般钓大鱼都是搓饵钓,搓上去的饵,一个就有可能压下7、8目。如果换做很细尾,可能会下去20几目。这样就没有了调、钓空间了。而钓鲫鱼等小型鱼,饵相对小而且轻,所以尾就可以做得比较细。

也就是说,----尾越细鱼口在漂上的反映就会越大。在一些为很轻鱼口设计的漂中,尾有时会达到0.3毫米,再配合上适当身和脚等,抛竿到钓目的走水 时间甚至会达到20秒。---这样关于行程类浮漂,就可以通过漂尾大体上做一下判断;首先这类漂都是长尾的;其次;尾粗可以带起相对大的饵,钓吃口重的大 的鱼用,随着目标鱼的变小而变细。还有;很细的尾也可以用来钓很轻的鱼口时用,也包括大鱼。

3、行程漂身;一般都是比较短的,一般的规律是;半水用的,钓全层的身都相对粗短。

而钓底部的则会相对细。短的目的是为增加阻力,增加在钓层的滞留时间,让鱼能追得到饵,也便于看到准确信号。漂身相对长些的,这主要是为钓底部行程,注重的是破水性能。

漂肩一般是缓收肩的,这样对看托饵等鱼讯效果比较明显。相对来说芦苇材质标讯更好些(与做工有直接关系)。从行程漂的漂身上,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短身可以更好的增加饵的滞空时间,钓定层很适合。长身则针对底层离底的鱼更适合。

4、关于漂脚;主要是为了配合那长尾,都会相对长,或粗。

只要配比合理就可以,就不多说了。还有要注意的方面是;漂浮力的大小,浮力大了到位快,速度也就快。但可能会使鱼追不上饵,造成等口的现象出现,浮力小了,则相反。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操作会很不方便。

5、行程类浮漂的练习。这类浮漂追求的是运动中的信号。

由于性能所限,这类漂都比较迟钝(漂自身的比重决定这只漂灵顿),所以钓底信号不是很好。练这漂,我们一定要注重行进中的信号。

一般先练调平水,如果在无鱼的情况下走水时总是莫名其妙地加减速度。只给一个忠告---很显然这是只很差的漂!在有鱼的池子里,在各个水层,反复抛。 主要看,加速、停顿、上顶,这几口。看看哪口抓的最准。另一个练法是带饵调平水或1目,主要是针对草鱼,连鱼等半水鱼。这样的钓法,在到钓目后,可以等 鱼。看的也是那几口鱼。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漂走水接近调目时会有个假的减速,那不是口,而是坠到位后钩饵还在下摆的固定信号。以上是行程漂的一些特性,只要大家够仔细都可以很容易把这类漂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