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是“成也小药,败也小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的时候能够钓得比较满意的渔获,是依靠钓鱼小药的效果,有的时候空军而归,或许跟小药添加过量起到一定原因。其实呀!钓鱼人都被忽悠瘸了,小药真的没有这么神奇。
想要客观的认识钓鱼小药,那就要了解小药是什么。在本质上来讲,把钓鱼小药称之为“饵料味型改良剂”是比较恰当的,哪怕是称之为添加剂也是合适的。但是,被冠以“药”字,就非常容易让钓鱼人摸不着头脑。
在这其中,最令钓鱼人捉摸不透的问题,就是小药的用量问题,生怕小药用的多了,会出现死窝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来说,在垂钓当中确确实实能够出现,但是钓友过渡的担心也大可不必,因为能否出现死窝的现象,还和鱼儿以及小药的种类有关。
出现死窝现象,在鱼儿的角度来说,一是鱼的嗅觉是人类的几百倍,能够轻易地分辨出人闻不到的气味。二是鱼自身对气味的记忆性,当它发现所闻的气味不是平常所遇到的气味时,会产生一定的警惕心理,从而造成趴窝现象,这就是钓友常说的窝点有鱼却不吃的问题。
说完鱼的方面,再来说小药的种类问题。在很早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及了小药种类的内容。简单来说,小药的类型分为种子香类小药,如六合香,千里香,杏仁香等,还分为果实香类,如薯味,桂花香,哈密瓜等,还分为酸类和药酒类。
咱们先从香类小药说起,这类的小药像六合香和千里香,属于人工合成的香型,其香型比较接近自然界中的杏仁味。这类小药的特点就是香味浓郁,后味发苦。当在饵料中过分添加时,会让鱼儿感受到饵料的苦味,自然也就造成了死窝的问题。
再来说果实香类小药,与其说是果实类小药,倒不如说是人类食用的植物果实,因为像红薯就是植物的根。因为这类小药是自然界当中存在,鱼类对此有着一定的认知,当鱼发现味道不够天然的时候,就会造成趴窝的现象,但是却不会造成死窝的现象。
接下来就是酸类小药,这类小药多以果酸为主,无论是什么名字的酸,这类小药都是以酸味为主。不过这里又要分类为人工酸和自然酸,在使用人工酸的小药时,就会出现死窝的现象。在使用像发酵酸或者是酒类经过蒸馏后的乙酸,就很难出现死窝现象。
最后就是酒类小药,这样的钓鱼小药多以酒类为溶剂,来把药材中的有利于垂钓的成分,溶解在酒当中。在平常的垂钓使用当中,这类小药对猾鱼和老鱼有着非常不错的垂钓效果,也没有发现死窝的现象。
总结来说,酒类的和酸类的钓鱼添加剂,只要在质量相对靠谱的情况下,是不太会出现死窝的情况的。而植物果实类的小药,要根据鱼类的警惕程度来定,很难保证不会死窝。自然最容易死窝的就是香类小药,在垂钓当中还要酌量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