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专题 甘菊图片 甘菊功效作用

甘菊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茎枝有稀疏的柔毛,基部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叶两面同色或几同色,被稀疏或稍多的柔毛或上面几无毛。柄基有分裂的叶耳或无耳。头状花序,通常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稍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片碟形,顶端圆形,边缘白色或浅褐色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椭圆形,5-11月开花结果。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西、江苏、浙江、四川、湖北及云南。生长在海拔630-2800米的山坡、岩石上、河谷、河岸、荒地及黄土丘陵地。甘菊喜肥、喜光照、忌遮荫,耐寒、稍耐旱。

甘菊

甘菊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仅上部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有稀疏的柔毛,但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稍多。基部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5厘米,宽1.5-4.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全裂或几全裂,二回为半裂或浅裂。一回侧裂片2-3(4)对。最上部的叶或接花序下部的叶羽裂、3裂或不裂。全部叶两面同色或几同色,被稀疏或稍多的柔毛或上面几无毛。中部茎叶叶柄长0.5-1厘米,柄基有分裂的叶耳或无耳。

头状花序直径10-15(20)毫米,通常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稍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碟形,直径5-7毫米。总苞片约5层。外层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2.5毫米,无毛或有稀柔毛;中内层卵形、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全部苞片顶端圆形,边缘白色或浅褐色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椭圆形,长5-7.5毫米,端全缘或2-3个不明显的齿裂。瘦果长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

甘菊

甘菊繁殖方法

分根法:甘菊采收后,选健壮的植株,割除残茎,用马粪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使根芽翌春早发。翌春3-4月当新苗萌发后,扒开覆盖的粪土并加速生长。4月下旬至5月上旬,苗高20厘米左右时,将其全部挖出,按新苗分株。在畦上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挖深10厘米左右的穴,每穴植入分株苗1-2棵,覆土压实。

扦插法:选留种的母株及覆盖越冬法与分根法同。4月下旬苗高15-20厘米时,沿地面将其割下,从中选10厘米以上长的粗壮苗,摘除最下部2-3片叶,按行株距7厘米×7厘米扦插于扦插育苗床。遮阴保湿,20天左右可生出新根,扦插后有2片新叶长出时,即可移栽,移栽方法与分根法栽植相同。

甘菊

甘菊栽培技术

中耕除草:定植后,午后无萎焉现象时,苗己成活,可开始松土、除草。一般进行3-4次,到结蕾后不再进行。中期除草可用35%双草克乳油667平方米。用量70毫升进行药剂除草,或用人工除草。

追肥:定植后植株生长旺盛时,667平方米施稀薄粪水约1000千克;开始孕蕾时再施上述肥2000千克,另施过磷酸钙10-15千克或用2%过磷酸钙水喷雾作叶面追肥。

排灌:定植后遇旱需浇灌,保持湿润以提高成活率。成活后需要土壤偏干,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此时遇雨要及时排水降湿。

打顶:定植成活后,苗高15-20厘米时,选晴天打顶,摘去茎尖1-2厘米,促进分枝。此后每2周进行1次,连续3-4次,7月下旬以后不再进行,否则分枝过多、花个头过小。

甘菊主要价值

甘菊花入药,味甘性寒,平肝疏肺、清上焦之邪热;治目祛风,禀金水之精英,益阴滋肾。


上一篇:吊钟花    目录    下一篇:羊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