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专题 文冠果图片 文冠果用途

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小枝褐红色粗壮,叶连柄长可达30厘米;小叶对生,两侧稍不对称,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利锯齿,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直立,总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花盘的角状附属体橙黄色,花丝无毛;蒴果长达6厘米;种子黑色而有光泽。春季开花,秋初结果。分布中国北部和东北部,西至宁夏、甘肃,东北至辽宁,北至内蒙古,南至河南。野生于丘陵山坡等处,各地也常栽培。文冠果耐干旱、贫瘠、抗风沙,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区均能成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用油料树种。

文冠果

文冠果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小枝粗壮,褐红色,无毛,顶芽和侧芽有覆瓦状排列的芽鳞。

叶连柄长15-30厘米;小叶4-8对,膜质或纸质,披针形或近卵形,两侧稍不对称,长2.5-6厘米,宽1.2-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利锯齿,顶生小叶通常3深裂,腹面深绿色,无毛或中脉上有疏毛,背面鲜绿色,嫩时被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侧脉纤细,两面略凸起。

花序先叶抽出或与叶同时抽出,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长12-20厘米,直立,总花梗短,基部常有残存芽鳞;花梗长1.2-2厘米;苞片长0.5-1厘米;萼片长6-7毫米,两面被灰色绒毛;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有清晰的脉纹,长约2厘米,宽7-10毫米,爪之两侧有须毛;花盘的角状附属体橙黄色,长4-5毫米;雄蕊长约1.5厘米,花丝无毛;子房被灰色绒毛。蒴果长达6厘米;种子长达1.8厘米,黑色而有光泽。花期春季,果期秋初。

文冠果生长习性

文冠果喜阳,耐半阴,对土壤适应性很强,耐瘠薄、耐盐碱,抗寒能力强,-41.4℃安全越冬;抗旱能力极强,在年降雨量仅150毫米的地区也有散生树木,但文冠果不耐涝、怕风,在排水不好的低洼地区、重盐碱地和未固定沙地不宜栽植。

文冠果

文冠果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种法繁殖,分株、压条和根插也可。一般在秋季果熟后采收,取出种子即播,也可用湿砂层积储藏越冬,翌年早春播种。栽培技术用种子、嫁接、根插或分株繁殖。

播种

果实成熟后,随即播种,次春发芽。若将种子沙藏,次春播种前15d,在室外背风向阳处,另挖斜底坑,将沙藏于移至坑内,倾斜面向太阳,罩以塑料薄膜,利用阳光进行高温催芽,当种子20%裂嘴时播种。也可在播种前1星期用45℃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后2-3d捞出,装入筐篓或蒲包,盖上湿布,放在20-50℃的温室催芽,当种子2/3裂嘴时播种,一般4月中、下旬进行,条播或点播,种脐要平放,覆土2-15厘米。

嫁接

采用带木质部的大片芽接、劈接、插接或嫩消芽接等,以带木质部的大片芽接效果较好。

根插

利用春季起苗时的残根,剪成10-15厘米长的根段,按行株距30厘米×10(-15厘米)插于苗床,顶端低于土面2-3厘米,灌透水。

分株

有些灌木形植株,易生根蘖苗,可进行分株繁殖。

文冠果

文冠果主要价值

药用

性味:甘;微苦;性平。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热痹;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熬膏,第次3g。外用:适量,熬膏敷。

经济

其种子含油量达50%-70%,历史上人们采集文冠果种子榨油供点佛灯之用,以后逐渐转为食用。本种花序大而花朵密,春天白花满树,花期可持续20多天,是难得的观花小乔木,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抗性很强,是荒山绿化的首选树种;木材坚实致密,纹理美,是制作家具及器具的好材料。

景观

文冠果树姿秀丽,花序大,花朵稠密,花期长,甚为美观。可于公园、庭园、绿地孤植或群植。成龄文冠果根系发达,既扎得深,又分布广;根的皮层占91%,就像根的外面包着很厚的一层海绵一样,能充分吸收和贮存水分。是防风固沙、小流域治理和荒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在国家林业局2006-2015年的能源林建设规划当中文冠果已成为三北地区的首选树种。


上一篇:金银木    目录    下一篇:多被银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