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堇专题 夏堇图片 夏堇养殖方法

夏堇是玄参科蝴蝶草属植物,直立草本,高15-50厘米。茎几无毛,具4窄棱,节间通常长6-9厘米,简单或自中、上部分枝。叶具长1-2厘米之柄,叶片长卵形或卵形,苞片条形,长2-5毫米;花冠筒淡青紫色,背黄色;蒴果长椭圆形,花果期6-12月。夏堇原分布于越南,中国南方常见栽培。花型小巧,花期长,翠绿密集的叶,繁茂的花朵,是公园、绿地、花坛、化境应用较多的花卉品种。亦可盆栽布置庭院及厅堂、客厅观赏。

夏堇

夏堇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15-50厘米。茎几无毛,具4窄棱,节间通常长6-9厘米,简单或自中、上部分枝。

叶具长1-2厘米之柄,叶片长卵形或卵形,长3-5厘米,宽1.5-2.5厘米,几无毛,先端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带短尖的粗锯齿。

花具长1-2厘米之梗,通常在枝的顶端排列成总状花序;苞片条形,长2-5毫米;萼椭圆形,绿色或顶部与边缘略带紫红色,长1.3-1.9厘米,宽0.8厘米,具5枚宽约2毫米、多少下延的翅,果实成熟时,翅宽可达3毫米;萼齿2枚,多少三角形,彼此近于相等,有时齿端又稍开裂;花冠长2.5-4厘米,其超出萼齿部分长10-23毫米;花冠筒淡青紫色,背黄色;上唇直立,浅蓝色,宽倒卵形,长1-1.2厘米,宽1.2-1.5厘米,顶端微凹;下唇裂片矩圆形或近圆形,彼此几相等,长约1厘米,宽0.8厘米,紫蓝色,中裂片的中下部有一黄色斑块;花丝不具附属物。

蒴果长椭圆形,长约1.2厘米,宽0.5厘米。种子小,黄色,圆球形或扁圆球形,表面有细小的凹窝。花果期6-12月。

夏堇

夏堇产地生境

夏堇属阳性植物,不耐寒,耐高温高湿,生长期种植于阳光充足环境。性喜温暖,生育温度为15-30℃,以18-21℃为适宜。生长于海拔800-1200米的路旁、墙边、旷野草地。

夏堇原分布于越南,中国南方常见栽培。

夏堇繁殖方法

在台湾、华南及热带地区,全年均能播种,但以春季播种最佳。从播种到开花约需12-13周。发芽温度要求22-24℃。若在秋、冬季播种,冬季应保温过冬。种子极细小,播种时可掺些细土,播后不覆土,因为夏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光照,同时保持土壤湿润,用薄膜覆盖(若以盆播则上盖玻璃即可),1-2周发芽,出苗后去掉薄膜,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方,轻度追肥,苗期生长缓慢,长至5厘米后生长速度变快。

夏堇

夏堇栽培技术

待真叶长至5片或株高达10厘米时移栽或上盆(盆口径为10厘米)栽植。株高15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使多分枝。园林应用中多于夏季结束前适时修剪,使植株重新萌发新枝,至秋季亦能欣赏到艳丽的花朵。对土壤选择性不严,但以肥沃壤土或沙质壤土生长更好,根系浅,故要求栽培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有助于夏堇的生长。栽培前应施足有机肥作基肥;生长良好时。不需追肥即可开花。

为保持花色艳丽,生长期可每月追施1-2次肥料,通用肥或腐熟饼肥水,夏秋季增施1-2次磷钾肥,但氮肥不能过量,否则植株生长过旺过高,开花反而减少。夏季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栽培土壤干时及时浇灌。高温季节蒸发量大(尤其是盆栽),应早、晚各浇1次水才能防止植株萎蔫。栽培环境要求通风良好。

夏堇病虫防治

夏堇很少发生病虫害,但在华南地区若遇上相对低温多湿,易发生苗期瘁倒病、白粉病、叶斑病、蚜虫等危害,另外,通风不好易发生根部腐烂和病虫害。防治的办法是加大株间距离,控制浇水,加强排水,降低湿度及喷三唑酮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


上一篇:帝王花    目录    下一篇:碧冬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