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鲫鱼,气温变低鱼口变轻,选用浮漂有技巧

浮漂 鲫鱼

寒露之后进入深秋阶段,多风少雨,多高气压天气,多寒潮来袭,这是气温极其不稳定的一段时间。每次寒潮过后,气温都会大幅度下降,之后会稍稍回升,气温就在这种起起伏伏中下降的。深秋、初冬阶段是钓鲫鱼的好时机,不过水温变低,鱼口变轻,钓组搭配一定要合适。钓鲫鱼,全年都比较注重钓法搭配,当鱼口开始变轻时,会显得更加重要。

深秋阶段钓鲫鱼,在钓法上还是比较多样的。台钓的守钓,传统钓的走钓均可,因为鲫鱼偏好凉爽低温,进食量变大的阶段比其他鱼类稍晚一些,深秋阶段正是鲫鱼大量进食的阶段。所以会有较大的觅食范围,打窝聚鱼的效果还不错,所以这个阶段走钓或者守钓均可。不过经验告诉我们,钓法要配合鱼情的变化。当气温较低时,鲫鱼会扎堆减少游动,打窝聚鱼效果变差时,守钓就远远不如多窝点走钓了。

深秋台钓鲫鱼,搭配得当的钓组显得尤其重要。有一个要点要注意,那就是取舍。深秋钓鲫鱼,主要还是钓浅比较常见,因为此时鲫鱼的觅食量大,只要觅食就会经常在浅水区域出没。但是大鱼的觅食会比鲫鱼更深远一些,所以在这个阶段钓鲫鱼时,一般不需要使用较长的鱼竿。或者说,鲫鱼所在的位置稍浅,这些地方是不容易碰上大鱼的。所以搭配钓组时,主攻鲫鱼就蛮好,不必想着能够兼顾。

鱼竿4.5米以内就行,主线1.2号左右,子线0.6-0.8号左右就比较适宜。鱼钩可以使用3、4号的袖钩,因为水温还不太低,所以还不需要使用太小的鱼钩。话说鱼钩太小,遇上较大的鲫鱼时更容易出现跑鱼的情况。主要还是聊聊关于浮漂的选用问题,当气温走低时,浮漂选择是否得当,会影响到漂相的传递,以及能否把握到提竿时机的问题。浮漂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吃铅量,这是衡量浮力大小的指标。气温低鱼口轻时,浮漂的吃铅量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适中。

浮漂的吃铅量太小,那就只能搭配更小的铅坠,从钓组本身的角度来看,好像灵敏度是提升的。但是需要注意两个根本要求,第一就是抛竿是否精准,如果东一杆、西一杆,这对垂钓明显是不利的,会导致窝点过大,垂钓效率会比较低。第二是浮漂的吃铅量越小,浮力就越小,能够拉直绷紧水线就是个大问题,如果水线稍稍松弛,就会导致信号传递偏慢,或者比较轻微的动作传递不出来。这就导致看似比较灵,其实是比较钝的,会让我们错失很多提竿时机。浮漂的吃铅量大小,应该在1.2克左右为宜,入冬之后鱼口还会变轻,但是出于抛竿精准的角度考虑,一般吃铅量也不会低于0.8克。

钓组的灵敏度高低,跟浮漂的吃铅量大小有关,但是吃铅量的大小并不是钓组整体灵敏度的唯一因素。跟子线长短、调漂方法、水深因素、水线倾斜、松弛都有一定关系。